FC背景介绍

FC(Fibre Channel,光纤通道)协议自从1988出现以来,已经发展成为一项非常复杂、高速的网络技术。它最初并不是作为一种存储网络技术来研究的。最早版本的FC协议是一种为了包括IP数据网在内的多种目的而推出的高数骨干网技术,它是作为惠普、SUN和IBM等公司成为组成的R&D实验室中的一项研究项目开始出现的。曾经有几年,FC协议的开发者认为这项技术有一天会取代100BastT以太网和FDDI网络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,还可以看到研究人员关于FC技术的论文。这些论文论述了FC协议作为一种高速骨干网络技术的优点和能力,而把存储作为不重要的应用放在了第二位。

 

随着网络存储和各种分布式应用的不断发展,企业和用户对高速通信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。FC(Fibre Channel,光纤通道)就是一种高速度、高可靠、低延迟、高吞吐量的数据传输系统,极大地满足了企业和用户的这种高速通信需求。FC可以广泛应用于高性能存储、大规模数据库和数据仓库、存储备份与恢复、集群系统、网络存储系统、数字视频网络等领域。

FC主要是多种高层数据协议的传输载体,其中尤以传输SCSI和IP数据为主。它作为载体传输高层数据协议的过程,实际上就是一个把高层数据协议映射到FC物理层传输服务的过程。从这个角度讲,Fibre Channel 协议(FCP)就是SCSI数据、命令和状态信息到FC物理层传输服务的映射。

 

要实现FC技术,需要专门的FC HBA卡,FC可以采用铜轴电缆和光导纤维作为连接设备,大多采用光纤媒介,而传统的铜轴电缆如双绞线等则可以用于小规模的网络连接部署。但采用铜轴电缆的FC有着铜媒介一样的老毛病,如传输距离短(30米,取决于具体的线缆)以及易受电磁干扰(EMI)影响等。

虽然铜媒介也适用于某些环境,但是对于利用FC部署的较大规模存储网络来说,光缆是最佳的选择。

 

FC存储网络的几个重要组件:

 

HBA网卡:HBA主要是指用于连接FC-SAN的适配器

Qlogic 主流HBA卡型号:

QLogic Model      Description

QME2662    16Gb dual-port PCIe mezzanine adapter

QLE2662      16Gb dual-port PCIe adapter

QLE2660      16Gb single-port PCIe adapter

QLE2562      8Gb dual-port PCIe adapter   ---- 测试使用

QLE2560      8Gb single-port PCIe adapter

QME2572    8Gb dual-port PCIe mezzanine adapter

QLE2462      4Gb dual-port PCIe adapter        

QLE2460      4Gb single-port PCIe adapter

网卡图示如下,Qlogic网卡的外观基本如下图所示,正常颜色会根据不同型号的变化而变化;


Brocade 主流HBA卡类型:

8 Gbps and 4 Gbps Fibre Channel to PCIe HBAs  Models: 815, 825, 415 and 425   测试使用的HBA型号为825

16 Gbps Fibre Channel  Model: 1860

 

HBA卡需配合4G、8G、16G的专用FC光模块使用。

FC2G-SFP-SR-MM850光模块支持1.0625Gb/s和2.125Gb/s 速率,FC4G-SFP-SR-MM850光模块支持1.0625Gb/s、2.125Gb/s和4.25Gb/s速率,FC8G-SFP-SR-MM850光模块支持2.125Gb/s、4.25Gb/s和8.5Gb/s 速率。FC收发器模块是一种支持热插拔的输入/输出设备,该设备插入FC端口内,端口可通过光纤连接在一起,实现FC数据传输
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FC交换机:

目前在SAN交换机方面主流厂商主要有:IBM、Brocade(博科)、Cisco、McDATA等,像EMC这样的软件厂商基本上都是OEM其它厂商的SAN

交换机产品

 

FC存储:主流的存储厂商存储设备均自带FC接口。

 

 

FC组网逻辑拓扑:

 

F模式:用于交换机拓扑中,交换机同主机互联的接口模式。

E模式:用于交换机互联的接口模式。

N模式:主要用于终端设备与交换机之间互联的接口模式。

和Cisco E模式完全兼容。博科由于有私有协议,目前不支持E模式对接,使用NPV模式互联。

 

产品支持情况说明:

S12000 DA卡仅支持FCOE,10.4(3b17)版本支持F模式,不支持E模式,不支持NPV模式,支持VSAN,不支持zone。

S6200仅支持FCOE,10.4(5b1)版本支持F模式和E模式,不支持NPV模式,支持VSAN,不支持zone。

S6220支持FCOE及FC,10.4(5b2)p1 版本同时支持F模式和E模式,支持NPV模式,支持VSAN,支持zone。

 

 

 

NP模式:主要是交换机上的代理N端口,即实现NPV(N Port Virtualization)功能的端口。

主要用于减轻大型网络中Domain ID域不足问题,边缘设备对主机而言呈现为FC交换机,对于核心设备而言,呈现为主机设备,即将主机设备的多个N端口功能由边缘设备上的NP端口代理实现。

目前和博科FC交换机互联时,由于FC-E模式不兼容,需要使用NPV模式和博科FC交换机对接。

 

 

 

FC优点:

?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连接设备多

?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低CPU占用率

?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支持热插拔,在主机系统运行时就可安装或拆除FC硬盘

?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可实现光纤和铜缆的连接

?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高带宽,在适宜的环境下,FC是现有产品中速度最快的。

?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通用性强

?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连接距离大,连接距离远远超出其它同类产品

?    协议无丢包(类似于TCP滑动窗口的流控技术Buffer to Buffer Credits)设计,能够有效保障存储数据的可靠性。

?   安全稳定,TCP/IP在结构上存在缺陷,同时懂IP的人也多,造成IP网络容易导致安全攻击,而FC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,SAN网络和以太网隔离,在以太网收到攻击的同时,SAN网络不受影响,提升了SAN网络的可靠性,FC网络仅在存储网络中使用到,在封闭性的同时由于FC SAN需求较为固化,应用场景固定,FC在市场上的表现也非常稳定。

 

FC缺点:

? 产品价格昂贵

? 组建复杂

 

 

 

FC,全称Fibre Channel,本文将简要描述FC的特点。

l     FC是遵循OSI模型的一套协议栈。

 

为满足不同的数据传输需求,光纤通道定义了CLASS 2、CLASS 3及CLASS F三种服务类型。

n   CLASS 2类似于TCP/IP中的TCP,不在乎信息是如何到达目的地的,但是希望获得ACK。

n   CLASS 3 类似于TCP/IP中的UDP,希望信息可以到达目的地,但不保证。

n   CLASS F用于交换机到交换机通信。

n   其它和终端设备相关的服务类别已被废弃

 

l     FC网络传输的可靠性。

? 误码率<10-12。

? 不丢包机制(lossless):对比以太网,以太网作为一种全力服务的网络模式,当网络繁忙时有可能发生丢包或传输故障,进而导致出现所丢数据包重新发送和超时现象。

 

l     FC网络设备和服务的自动发现和通告机制。

以存储技术来说:

? 服务器设备能够自动发现存储设备。

? 存储设备发生变化能够主动通告。

 

l     FC网络的帧转发机制。

采用SPF算法,类似TCP/IP网络OSPF路由协议的转发技术,称为FSPF技术。

 

l     FC网络的区域隔离技术。

? VSAN:基于一个实际物理SAN划分出多个Virtual SAN。

不同VSAN之间不能互访

? SAN/VSAN:每个SAN/VSAN,划分出多个Zone,每个Zone限制服务互访。

同VSAN内,通过zone可以进一步划分区域进行互访控制。

? Zone之间和VSAN之间的隔离和互访技术

不同FC交换机之间的VSAN没有隔离作用(类似于IP网络中的VLAN跨三层 失效,通过路由技术可以实现互访,可以通过在对端交换机上的zone上添加WWPN实现实现互访控制)